“50年前,4.9萬河南淅川人民來到這里墾荒造田、重建家園。”荊門大柴湖黨員干部教育基地,解說員賈彩藝正動情地為學員們講解著柴湖移民們的故事。
兩年前,大柴湖黨員干部教育基地等7個地方被湖北省直機關工委確認為省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為9200多個支部、8.7萬名黨員干部提供了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了解省情民情、進行社會調研的場所。
湖北省是紅色資源大省,省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的設立,將這些散落在荊楚大地的各個革命傳統的搖籃、紅色文化的發源地聯系在一起,為創新拓展黨員干部思想教育的路徑,提供了一條可行性方案。
基地建設“總動員”
“把基地作為實體打造,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場地給場地,爭取后來居上!” 接到任務后,大柴湖開發區領導干勁十足。
柴湖鎮的首批移民全淅林研究大柴湖歷史多年,對家鄉的風土人情如數家珍,還曾撰寫過多本研究柴湖移民歷史的書籍。大柴湖教育基地建設啟動后,全淅林成了負責人的頭號人選。
全淅林介紹道:“為了搭建基地平臺,我們花費上百萬元,利用大柴湖新城規劃展示廳,建立基地辦公室、會議室、展覽廳,購置多媒體等設施設備。”
資料圖:2015年12月23日,湖北省直機關工委在全省范圍內,確定紅安七里坪鎮等7個地方,為第一批省直機關黨員干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了解省情民情、進行社會調研的教育基地,并制定了教育方案和管理辦法(新華網)
按照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改革示范區、科技創新區四種類型,省直機關工委通過地方推薦、實地考察、走訪部門、咨詢專家等方法遴選,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7個教育基地。
紅色基地“再升級”
“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是沿著這一樓梯走向會議室,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正走在習總書記曾經走過的路!” 峒山教育基地精心設計的講解詞讓教學場所轉換過程銜接緊密。
資料圖:2013年7月22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了解城鄉一體化建設情況,同部分村民座談。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峒山教育基地是以綜合改革為主題的基地,將講解重點放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峒山社區視察時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指示,并在實踐中不斷“升級”學習內容。
第一批教育基地在機關黨員干部中產生良好的反響。2018年,省直機關工委又在全省范圍新建立了第二批教育基地,目前已對東湖毛澤東故居陳列館、恩施店子坪當代紅色教育基地等7個教育基地進行了掛牌。
盤點:湖北省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第一批
紅安七里坪:
“黃麻起義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中心”
鄂州峒山社區:
“展現鄂州綜合改革的巨大成就”
荊門大柴湖:
“感受柴湖人勇于奉獻精神的家國情懷”
洪湖瞿家灣:
“湘鄂西根據地首府所在地”
大悟中原突圍紀念館:
“白果樹灣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宣化店中原軍區舊址”
武漢東湖高新開發區:
“見證光谷模式取得的創新成就”
百步亭社區:
“展現社區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
第二批
東湖毛澤東故居陳列館:
“毛澤東與東湖的故事”
江漢關博物館:
“走進武漢的百年變遷”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著名論斷‘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誕生地”
恩施店子坪當代紅色教育基地:
“‘愚公書記’王光國帶領村民打造的‘桃花源’”
武漢野戰國防園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感受吳運鐸同志‘把一切獻給黨’的動人情懷”
襄陽市??悼h堯治河村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重走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足跡”
孝感市大悟縣新城鎮金嶺村精準扶貧示范基地:
“新農村建設和綠色生態鄉村旅游建設的樣本”
END
來源 | 《黨員生活》2018年第09期·上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