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漢川市收藏達人楊一評將珍藏的入黨志愿書捐贈給漢川市檔案館,這份64年前的入黨志愿書見證了申請人對黨的感情,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入黨志愿書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劉曉平 田永芳 張國英)近日,漢川市收藏達人楊一評將珍藏的入黨志愿書捐贈給漢川市檔案館,這份64年前的入黨志愿書見證了申請人對黨的感情,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昨日,本報記者在這份志愿書上看到,志愿書填寫于1956年2月22日,申請人是王生財,家住漢川縣劉隔鄉王家棚村,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時年38歲。如果老人健在,現在有102歲。在“為什么入黨”一欄中,王生財寫道:“在各種艱苦工作中,不向困難低頭,堅決克服和戰勝困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無產階級思想,走上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并將革命進行到底。 ”
“批準黨委意見”欄寫著,漢川縣委組織部批準入黨,更有意義的是時任漢川縣委書記董玉森簽字,時間是1956年10月31日。
據了解,董玉森,曾任長清縣六區青年救國團團長、中共博平縣區委書記、黃安縣西工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共黃陂縣委組織部部長,漢川縣委書記,孝感專署專員,中共孝感地委書記,湖北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楊一評告訴記者,這份入黨志愿書是他在偶然淘到的一堆舊報紙中翻出來的。入黨志愿書作為重要的檔案材料,通常由組織人事部門妥善保管。他收藏的這份入黨志愿書,不知是什么原因流落到了民間。這些入黨志愿書雖然已經泛黃發舊,但認真閱讀就會發現,雖經幾十年歲月滄桑,依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入黨申請人對黨的執著追求。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