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何林,女,1977年3月出生,1993年參加工作,目前在隨縣公路管理局隨北養護管理中心從事公路養護工作,201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5年來,她不離不棄照料患病養父母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敬老愛老模范人物”、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荊楚楷?!钡葮s譽。
王何林,女,1977年3月出生,1993年參加工作,目前在隨縣公路管理局隨北養護管理中心從事公路養護工作,201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5年來,她不離不棄照料患病養父母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敬老愛老模范人物”、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荊楚楷模”等榮譽。
早上5點起床,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洗漱、按摩,擦拭身體,做早飯,等把母親安頓好后,她才去上班。
在工作崗位上,她認真記錄每一個細節,為千千萬萬的人能夠安全回家保駕護航。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她立即趕回母親身邊,為母親打飯、洗衣服、清理褥瘡,一直到深夜……
這就是王何林平凡的一天。她是一名養路工,在崗位上她認真負責,從未出過差錯;她還是一名女兒,在家里她照顧母親,不曾叫過一句苦。
平均每天睡5個小時,基本沒有休息時間,這樣的平凡生活,王何林已經堅持了10年。
“父母就是我的光”
1983年,王明祥夫婦在隨州市小林鎮衛生院收養了一名女嬰,取名王何林。雖是收養,但王明祥夫婦對王何林視如己出,王何林在他們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23歲的王何林,本應像其他同齡女孩一樣,度過花樣的少女時代。但父母的突然病倒,讓她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2007年春天,父親王明祥患上了嚴重的心衰竭,身體每況愈下。本患有糖尿病的母親何明蘭也突發中風倒在家中,醫院的診斷結果為腦梗死,右側肢體偏癱,需要住院治療。
父母雙雙病倒,王何林壓力巨大。她一邊住在醫院照顧癱瘓的母親,配合醫生治療,每天為母親按摩、刷牙、翻動身體,一邊得向在家養病的父親謊稱母親的病情并不嚴重,住院一段時間就好了。
王何林的家庭本就不富裕,母親住院不到一個月,家里僅有的兩萬元積蓄就用光了,捏著手里的住院催款單,看著病床上昏迷的母親,她的大腦一片空白……
但這接踵而來的災難并未打垮王何林,她從小與父母之間深深的感情讓她決定迎難而上。“還記得剛剛接替父親做養路工作的時候,我身高還沒養路用的鐵鍬高。母親怕我身體吃不消,每天陪著我上路做養護,整整陪了9年!”對于王何林來說,父母就是她的光,是她在這世上的全部。
王何林開始向親戚、好友、同事借錢,兩千三千地借,還將家里住的房子抵押出去,湊齊了母親幾萬元的住院費和醫療費。
母親的病情未能瞞過心思細膩的父親。由于牽掛妻子,王明祥的心臟病進一步加重,引發胃病等一系列并發癥。接下來的幾年里,王明祥夫婦的病情逐漸惡化,時常需要去市里住院接受治療。
有時候父母分別住在隨州市中心醫院和中醫院,王何林就在舊貨市場淘了一輛自行車,在市區兩家醫院之間奔波照顧。有時母親住院,父親在家養病,王何林每天就坐大巴車,往返于隨州市中醫院和殷店鎮家中。55公里的山路,往返3個小時的車程,成了王何林拯救父母的“生命通道”。
2012年農歷正月三十日22點30分,王何林始終記得這個時間,那一刻,養育了她28年的父親離開了,她覺得整個天都塌了下來。在父母治病就醫的這5年里,她從未想過會與父親離別,一直堅信只要堅持治療,再加上自己的悉心照料,生活終會回歸到往日一家三口那平淡幸福的軌道上。
王明祥的葬禮辦得很簡單,王何林身披孝衣,將父親的骨灰送到隨小公路旁的一處山崗上安葬。鄉親們都說:王明祥養了一輩子路,行善積德,值得尊敬;他養了一個好女兒,一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好女兒。
“不把困難推給別人”
安排完父親的后事,為了能兼顧工作以及照顧癱瘓的母親,王何林背著母親搬進了殷店公路養護管理站的職工宿舍。
早在王何林照顧重病的父母時,單位考慮到她的家庭情況,就把她從養護公路的第一線調到了后勤,從事公路養護管理站的會計和記錄工作,適當減輕她的工作負擔。
在照顧父母期間,王何林努力兼顧好工作。她經常一邊陪伴在父母的病床前,一邊記錄養護資料,從不耽誤正常的工作進度。
母親看到王何林經常吃她剩下的飯菜,怕她這樣下去缺少營養,身體吃不消,曾不止一次地勸她。但為了節省開支,王何林總是沖母親笑笑敷衍過去,背地里依然吃著剩飯剩菜。
“會有同事主動幫她分擔一些工作,但大部分工作她都是用碎片時間認真負責地完成。”劉義軍是隨縣公路管理局隨北養護管理中心的主任,他與王何林認識將近二十年。
有段時間,劉義軍總是深夜發現王何林的辦公室亮著燈,他本以為是忘了關,可當他上樓準備關燈時,卻發現王何林還在加班工作。他問王何林:“是工作任務太重了嗎?怎么這么晚還沒下班?”王何林支吾著說出了實情。原來,白天母親在宿舍,需要她一刻不停地去照顧,難以靜下心來工作,因此她只能晚上趁母親睡熟后,再回到辦公室處理未做完的工作,有時一熬就是一個通宵。
“她告訴我,她白天處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晚上再集中精力做細致的工作,這樣才能不出錯。她熬一個通宵的工作效率,往往要比白天高,這成了她‘獨有’的作息時間。”劉義軍表示,王何林從事會計工作十年,經手的賬目從未出過一點錯誤;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從來不在領導和同事面前抱怨工作任務重、自己家里有難處之類的,一直保持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工作熱情。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王何林還參加了成人教育學習,并順利取得了大專學歷。2015年7月,王何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于王何林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積極進步,2017年,她被提拔到隨縣公路管理局隨北養護管理中心擔任出納會計。
“不能因為自己家里有困難,就把困難推給身邊的人。”王何林說,父母教過她,這是做人的本分,同時也教過她,人要學會感恩。
“父親說,他當年和母親來到這里,是公路段給了他一份工作,養活了一家人?,F在,黨組織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我,我要對得起黨組織對我的信任,對得起父母對我的期待,對得起一直以來幫助和關心我的領導和同事們。”
“我想幫助更多的人”
自2014年起,王何林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省市各級宣傳部、工會、婦聯、共青團,交通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以各種形式來幫扶關心她。王何林也作為孝老愛親的模范榮登“中國好人榜”,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荊楚楷模”等眾多榮譽,她的事跡還被隨州市政府和市交通部門改編成花鼓戲《公路孝女》,在全省進行了公演,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2014年,王何林受邀參加了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活動,她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被更多人知曉。同時,王何林也結識了很多經歷感人的宣講者。
“幫助4300多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的‘英子姐姐’劉發英,身殘志堅、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工作的‘輪椅上的愛心使者’董明,與她們相比,我沒有對社會作出多大貢獻,只是做好了孝敬父母這件分內的事而已。”學習了眾多先進人物、公益愛心人士奉獻社會的事跡之后,王何林作了一個決定:回報社會,去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
由于母親長年癱瘓,王何林要負擔高額的理療費用,借錢負債對她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她很少接受愛心人士的捐款。不僅如此,她還力所能及地為廣水市陳巷鎮經強村、隨縣尚市鎮太山小學、草店鎮中心小學的貧困兒童獻出愛心。
2021年1月,隨縣婦聯聯合隨縣交通局在隨北養護管理中心成立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旨在以王何林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為示范,大力宣揚中國傳統孝文化,營造良好家風和社會風氣。以工作室為平臺,王何林更廣泛地開展助人行動,如為婦女調解家庭矛盾,結對幫扶貧困和有心理障礙的兒童等等。
萬夢琪是殷店鎮金塔村的一名10歲女孩,也是王何林一對一幫扶的對象之一。萬夢琪父母長年在外務工,自己和智力殘障的妹妹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四口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臨時出租屋內。王何林了解情況后,經常為萬夢琪家帶去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跟萬夢琪聊聊學習和生活方面的事,傾聽孩子的心聲。通過交流與開導,萬夢琪逐漸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上也更加勤奮上進。
王何林經常說:“我家里是有困難,但還有比我更困難的家庭,他們更需要得到及時的幫助和關心。我希望以自身孝老愛親的事跡去感染和影響更多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良好社會公德,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黨員生活全媒體記者 葛雷;通訊員 劉雍林;攝影 黎家智)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