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江口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引江補漢工程的主戰場之一,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為基底,以現代產業為支撐,主動融入全國、省、十堰市發展大局,構建“一核、一圈、兩帶”區域發展格局,堅定走綠色生態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以堅強的組織保障為加快建設“‘兩山’示范市、魅力新水都”匯聚磅礴發展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五次到湖北考察,每到湖北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都為我們把脈定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十堰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強調要“加快推進引江補漢工程,嚴格保護流域水源地,確保一庫凈水北送”。丹江口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引江補漢工程的主戰場之一,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為基底,以現代產業為支撐,主動融入全國、省、十堰市發展大局,構建“一核、一圈、兩帶”區域發展格局,堅定走綠色生態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以堅強的組織保障為加快建設“‘兩山’示范市、魅力新水都”匯聚磅礴發展動能。
組織部門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推動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聚焦實干擔當,
強化融入新發展格局干部保障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要把落實擁江發展戰略作為選人用人的主戰場,讓擔當實干者來,讓攻堅克難者干,讓實績突出者上。優先使用敢于沖鋒、披荊斬棘、開拓奮進的猛將;優先使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闖將;優先使用忠誠敬業、敢于擔當、勤勉高效的干將。
重點一線選人派人。踐行“擔當為要、實干為本、發展為重、奮斗為榮”的理念,堅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考察識別干部。擇優選派到服務企業一線、招商引資一線、鄉村振興一線、重大重點項目建設一線、優化營商環境一線、平安建設一線等“六個一線”培養鍛煉,本著磨礪成長的原則多安排急難險重、有挑戰性的工作,促使選派干部接地氣、增閱歷、長才干。
重點考察實干實績。樹立鮮明的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在考察識別干部中做到“三必問”“三必看”“三必聽”,即必問為沖刺百強目標承擔了什么重要任務、攻克了什么重點難題、作出了什么重大貢獻;必看承擔的主要工作指標完成情況和成效對比,在急難險重任務、重大突發事件和關鍵時刻的具體表現及事例,受到各級各類表彰表揚或批評問責等“紅黑榜”情況;必聽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以及干部群眾的推薦和評價意見,把“問、看、聽”的結果作為干部調整和選拔重用、職級晉升的重要參考。
重點提升專業素養。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干部頭腦,增強干部信心,促進干部自覺,鼓舞干部斗志。辦好用好市委黨校(行政學校)干部學習培訓主陣地,組織經濟、金融、旅游等務實管用的專題培訓,安排實戰課程、現場教學等有針對性培訓方式,提高履職能力,鍛造過硬本領,激發廣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內生動力。
重點抓好日常監管。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加大績效考核結果運用力度,突出獎優罰劣的激勵導向,將“考人”與“考事”有機融合,在全市績效考核工作中全面試行積分制管理,激勵各個層面黨員干部爭先進位、干事創業、實干實為。20個鎮(辦、處、區)和82個市直單位的績效考核均實行百分制量化積分。制訂涵蓋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副職、在職干部職工、退休干部職工、農村無職黨員等各類群體的積分管理辦法,形成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對考核先進單位給予提高年度優秀名額比例和優先晉升職務職級等獎勵,對不合格單位堅持干部召回制度常態化,定期舉辦績效考核指標排名倒數單位召回干部學習培訓班。根據績效考核結果,憑實績考察識別、選拔使用具備較強開放意識、開拓意識、創新意識和進取意識的干部,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氛圍,持續打造政治生態好、用人導向正、干部作風實的發展環境。
聚焦黨建引領,
筑牢融入新發展格局戰斗堡壘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抓基層、強基礎,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松。
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把各類優秀人才推選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建強“領頭雁”。加強村干部后備力量建設,建好黨員、村級后備干部、村(社區)書記后備人選“三支隊伍”。開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百日提升行動”,實施分類定級,擴大先進支部、提升中間支部、整頓后進支部。要加大保障力度,強化三資管理,因村制宜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著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發展黨員程序和紀律。特別是要結合各級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解決一些黨組織多年沒發展黨員的問題。注重做好從農村優秀青年和“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要嚴格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深化“雙十星”爭創,推動“做合格黨員、建合格支部”落到實處。要加強黨員分類管理,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加強黨內激勵關懷。
著力加強基層黨建創新。抓實創新載體,進一步擦亮“功能型”黨小組建設、黨建示范區創建等工作品牌,增強活動實效性。廣泛開展“雙報到,雙報告”“三認”“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爭先創優。深入開展“書記賽黨建”和“三個一”活動,形成抓黨建工作的整體合力。圍繞“比黨建,看支部規范建設和黨員作用發揮;比發展,看集體經濟收入和示范帶動效應;比治理,看村莊環境治理和鄉風文明培育;比服務,看為民實事辦理和群眾綜合評價”等主要內容,開展村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活動,互比互學促提升。
聚焦引才借力,
夯實融入新發展格局人才根基
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要堅持黨管人才,突出政治引領,緊緊地把各類人才凝聚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業中來,筑牢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撐、創新支撐。
樹立系統人才觀,匯聚人才發展合力。進一步優化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運行機制,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共同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平臺吸納力、項目聚集力、環境凝聚力。要全面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落實重大事項報告、重要情況通報、項目跟蹤管理、重點工作會商等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合力。
深化機制改革,激發人才發展活力。完善人才引育機制,發揮人才超市、雙創平臺等作用,深化社會化招才引智,引進和培養一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突出結果導向,注重創新價值、能力和貢獻,提升人才效能轉化。完善人才流動機制,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賦予法人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實行更加靈活的人才薪酬制度,鼓勵用人單位對高層次人才實行績效工資傾斜、股權獎勵、項目收益分紅等多種激勵方式。
創優良好生態,厚植人才發展沃土。以“三顧茅廬”“揭榜掛帥”等方式有規劃有組織地開展精準引才工作。要強化政治引領政治吸納,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全面落實“九條措施”等人才政策,精心做好人才安居、醫療、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服務保障工作。加大人才政策宣傳力度,實現人才政策人人知曉、人人宣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社會氛圍,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生態。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是全省立足全局、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重大工作部署。丹江口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勇往直前、勇爭一流的闖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迎難而上、克難奮進,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劈波斬浪、勇毅前行;要保持實事求是、實干篤行的拼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樹牢正確政績觀,把握精準要義,知責擔責、埋頭苦干,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要保持百尺竿頭、百戰不怠的韌勁,增強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交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優異答卷?。?strong>作者:劉慶海,十堰市丹江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