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各地紛紛制定出臺落實措施和辦法。恩施州吹響人才集結號,大力實施“硒谷英才計劃”,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十條”,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組合拳,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各地紛紛制定出臺落實措施和辦法。恩施州吹響人才集結號,大力實施“硒谷英才計劃”,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十條”,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組合拳,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廣開門路“引”,提升人才資源供給力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擁有一支相當規模的人才隊伍,是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前置條件。要樹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廣發“英雄帖”,廣納“八方才”,著力構建群賢畢至、百川歸海的人才格局。
靶向引進一流科創人才。聚焦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加強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精準引進一批帶有重大項目、關鍵技術、能夠帶動新興學科的領軍人才及團隊,形成“引進一名高端人才,帶來一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催生一個新興產業,培育一個新的增長點”的鏈式效應。
對口引進緊缺專業人才。聚焦經濟建設、鄉村振興主戰場,既要大力爭取中央國家機關、省直單位和幫扶地區選派專業人才,通過博士服務團”“科技副總”“院士專家企業行”等項目柔性引才,又要利用校園招聘等機會走進高等院校,引入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
積極招攬優秀青年人才。把吸引集聚青年人才作為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鍵一著,廣泛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和在外發展較好的優秀青年人才回鄉就業創業,為人才梯隊“蓄好水”“育好苗”。
廣泛吸引候鳥專家人才。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的原則,通過顧問指導、短期兼職、結對幫扶、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等多種渠道,吸納候鳥人才前來筑巢,參與經濟社會建設。
多措并舉“育”,提升人才平臺承載力
栽得梧桐樹,自有人才來。人才最擔心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最看重的是干事創業的舞臺。要把平臺建設擺上重要位置,讓各類人才創新有條件、創業有機會、發展有空間。
做大創新創業平臺。建成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平臺載體,聚力打造人才賽事平臺、科研創新平臺、創業孵化平臺,舉辦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職業技能競賽,打造院士專家工作站、眾創空間、專家人才工作室等,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天地。
做強校地合作平臺。政府、高校、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發揮所長、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過“校地共建”“委托培養”等方式,探索雙向培養人才的新路徑。近年來,政府和院校合作開辦的鄉村教師醫生“政府訂單班”、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學員班等,讓人才學歷和能力得到雙提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定向輸送了大量的“新鮮血液”,充分顯現了校地合作成效。
做實能力提升平臺。根據事業發展需要、人才成長需求,突出差異化、精準化,根據不同產業、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理論培訓”“實際操作”等方式,為人才提供接受知識培訓、提升專業技能、開展實踐研究的平臺,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的潛力。
科學合理“用”,提升人才作用影響力
人才貴在用,用才貴在適。只有用對人才、用對專業,確保因事擇人、人崗相適,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使用效益。
一方面,給人才“壓力”,搭建干事創業的“舞臺”。培養和使用優秀人才就要給人才科學合理壓擔子、出題目,讓人才特別是年輕人才在“火線”中鍛煉、在“難硬”中磨練、在“危急”中淬煉,不斷豐盈羽翼,增加才干。要加強對用才情況和人才表現的日常調度,準確了解掌握人才的優缺點,對人才擅長什么、哪些方面有發展潛力要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將優秀人才安排到急難險重崗位壓擔培養,通過崗位練兵的形式,鼓勵人才在實踐鍛煉中比學趕超、創出實績,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另一方面,給人才“動力”,搭好成長進步的“平臺”。探索建立多方參與的人才評價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自主開展人才評價,讓“用人的”評“人”,讓內行評價內行,提高人才評價針對性、精準性、公平性。對于作用發揮明顯的人才,可以適當地進行物質、精神和政治激勵,擴大宣傳推介力度,讓人才有更多“榮譽感”,進一步激發干事熱情、激活內生動力。
用心用情“留”,提升人才生態吸附力
人才好比種子,環境好比土壤。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用求賢若渴的態度和海納百川的胸襟,全力打造“近悅遠來、如鳥歸林”的人才生態,為人才提供健康成長的沃土,讓引進人才安心扎根,讓本地人才故土難離。
營造相互協同的政策環境。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出臺一攬子人才政策體系,變“人才找政策”為“政策追人才”,提高人才政策集成整合度。
營造尊賢愛才的社會環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加強對重大人才政策、重要人才活動和各類人才典型的宣傳力度,定期開展優秀人才評選表彰活動,推行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制度,每年組織專家人才研修培訓、休假療養、健康體檢,增強人才成就感和歸屬感。
營造保障有力的服務環境。扎實推進“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加快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既要服務人才本人,也要關心照顧好其家人,既要幫助解近憂,也需幫助謀遠慮,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能夠安下心來擼起袖子創新創業。(作者:王慧君;作者單位:宣恩縣委組織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