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帥說:“永遠年輕,永遠向上,永遠沖鋒在前,就是我們新時代的青年?!?/p>
肖帥,199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團委書記,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青年突擊隊隊長。曾獲2021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建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建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北省“中國夢·勞動美”全省職工網絡宣講比賽優秀個人等榮譽。
肖帥,人如其名,青春洋溢、陽光帥氣。
崗位中,他是獨當一面的青年先鋒;
公司里,他是兢兢業業的青年榜樣;
社會上,他是沖鋒在前的青年力量。
肖帥說:“永遠年輕,永遠向上,永遠沖鋒在前,就是我們新時代的青年。”
“這輩子做的最好決定”
炎夏,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炙烤下,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項目工地像一個大“熔爐”。肖帥麻利地換上工服,戴上安全帽,四處巡查。很快,汗水就將工服全部浸濕。
“雖然條件艱苦,但我很喜歡待在工地上,因為我就是從這里成長的。”自從2017年從東北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來到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肖帥就找到了他最熱愛的事業。
出生在湖北通城的肖帥,從小就品學兼優,高中剛畢業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共產黨員,在我心中一直是‘優秀’的代名詞,所以我一直努力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建集團黨組的靠前指揮下,中建三局擔當主力承建火神山醫院,此時在華南經理部工作的肖帥正在廣州與家人歡度春節。
“我是個黨員,哪怕遠在千里,我也必須上!”肖帥聞訊而動,主動請戰回漢參建。
1月23日,肖帥在媽媽的擔憂下,與病重的奶奶不舍告別,只身踏上回漢之路。
廣州距離武漢1400多公里,肖帥整整開了14個小時的車,中途飯都沒吃上一口,只想著:“我要快一點,再快一點。”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到達火神山醫院后,成千上萬的工人熱火朝天施工的場面深深震撼了他。
現場成立6支青年突擊隊,肖帥擔任其中一隊的突擊隊隊長,負責室外風機及水電安裝。
三天三夜,累了就在塑料管堆上靠著歇一歇,醒了繼續埋頭苦干。零下3攝氏度的寒冬,天空連日下著冰雨,踩在冰冷泥水里的皮鞋被磨破,肖帥的腳指甲開裂了,疼痛難忍,但他沒叫過一聲苦,完全靠著堅韌的意志力在咬牙堅持。
2月2日上午9時,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交付當天,肖帥又面臨新的選擇:是否愿意留下承擔維保工作。
“進入紅區,我內心也難免恐懼,但醫院的工程我是最了解的,我必須留下!”
組織上召集突擊隊的24名小伙伴,拿出紙筆讓大家回答兩個問題:一是不是黨員?二是否愿意留下?在收回的紙條上,21張寫著“我是黨員,愿意留下”。但讓肖帥瞬間“淚崩”的是,還有3張紙條上寫著:“不是黨員,愿意留下”。
在這期間,從小帶大他的奶奶,永遠地離開了。
“沒能見奶奶最后一面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我很傷心,但我知道有更重要的事等著我,醫院早一分鐘投用就能救更多的人。”回憶當初,肖帥堅定地說,“回漢參建火神山醫院,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最好的決定。”
最終,200多名同事在維保請戰書上按下鮮紅手印,繼續留在火神山醫院守護醫患。
“肖帥是我們小隊里第一個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的人。”維保隊成員李雁說,在那70多天里,肖帥每天奔波在紅區,接打上百個電話,每天步數破3萬,保障了醫院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移動的戰場不變的“兵”
在肖帥的同事們看來,他的挺身而出并非偶然。
同事何書彬回憶:“肖帥入職后,公司在福建泉州開啟了新的建設項目,不少人都覺得項目不大,又很遠。他主動請纓說‘總是要有人去的,那就我去吧’。工作上,他從來都不計得失、肯吃虧。”
疫后重振復工復產期間,肖帥投身湖北省、武漢市重點工程——武漢夢時代廣場建設項目中,擔任區域負責人及電氣工程師。他白天跑現場、抓進度,晚上搞深化、編方案,夜以繼日推動施工履約。項目7個月完成產值5.6億元,跑出了復工復產“加速度”。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施工履約穩步推進。
2021年,武漢急需在新洲區建設一座高規格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肖帥又主動申請調往同濟醫院航天城院區項目。
為確保醫院在300天內順利建成,肖帥帶領項目青年突擊隊員吃住在工地,他和項目團隊將“兩山”醫院快速建造技術融入項目生產中。技術創效推動項目高效履約,項目僅用時289天實現全面交付。
兩年來,肖帥和團隊成立青年創新工作室,圍繞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攻關,研發的《一種適用于鋼筋桁架樓承板的吊托裝置》《一種裝配式吊架》《一種接地跨接線卷線器》《一種直埋電井橋架結構》等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并成功運用于項目建設,節省建造成本超500萬元。
今年4月,肖帥又接到了新的使命——援建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俗稱“四葉草”方艙醫院。
2小時集結完畢、12小時乘車抵達上海、凌晨落地便立刻投入戰斗……
“雖然公司給我們安排了酒店,但沒有一個人去休息,我們像又回到了2020年,整個場館24小時燈火通明。”此前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為肖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利用‘大兵團作戰’等管理思路,讓這次方艙建設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因為場館面積很大,那幾天肖帥每天都要走4萬步左右,所有的電氣設備,大到風機、小到插座,他都逐一檢查、確保安全運行。
奔跑永不停歇
中國建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各種榮譽接踵而至,悄然改變了肖帥的成長軌跡。這個原來整日在建筑工地摸爬滾打的“90后”工地“小哥”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我不再是做好自己就行,我要更好地將偉大抗疫精神傳遞出去,這是我的使命和責任。”
從中建三局到人民大會堂,近兩年肖帥宣講的足跡遍布全國多地,竭力號召廣大青年,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在崗位上綻放青春力量。
今年1月,肖帥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建三局工程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團委書記。
肖帥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組織需要我在哪里發揮作用,我就到哪里去,把團青工作做好,激發廣大青年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肖帥開始刻苦學習黨組織和團組織的知識,以自己的力量影響、幫助更多的年輕人努力向上。
“肖帥還是公司出了名的熱心腸。”同事萬鑫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大家遇見難題找到他,他都會當作自己的事兒來辦,從來不計回報。公司有單身青年感情遇到難題,他都很上心地幫忙解決。”
肖帥還熱衷公益事業,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投身志愿者工作。關愛留守兒童,看望社區失獨老人……常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作為黨員,我代表的不只我自己,還有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和年輕人。我必須對自己要求更高,工作再努力一些,以我之力,帶動更多年輕人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黨員生活全媒體記者 趙雯;攝影 黎家智 郝曉雪)
記者手記:咱們青年有力量!
初見肖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身上散發出的與年齡稍顯不符的沉穩。
“以前,很多人說我們‘90后’這一代不行。確實,我們沒有過過‘苦日子’。我們生活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發達、生活富裕、國家強盛。”肖帥說,“但正是因為我們在幸福中長大,所以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對黨、對祖國的愛更加深沉。”
工地上,在采訪肖帥時我們看到很多和他一樣的年輕工人,在烈日下,皮膚曬得黝黑依然露出爽朗的微笑;衣服全被汗水濕透依然克服高溫搶工期;灰塵與汗水裹成了泥,依然臟活累活搶著干。
在戰疫、戰洪、戰貧和疫后重振的戰場上,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涌現出來,勇當先鋒、擔當大任。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更屬于青年。
正如肖帥所說:“我們‘90后’是有擔當的一代!我們既仰望星空,敢于接受新事物、大膽創造;也腳踏實地,能吃苦、能干事兒,在自己平凡崗位上熠熠生輝!”
網友評論